Author: admin

  • 网上的十年(二)

    1999年。 建国五十周年,举国欢庆。那时自己虽居无定所,好歹也手持暂住证了,然而我没料到还是让警察叔叔好生盘问了一番。于是我就暗下决心,赶紧挣点钱,找个好地方住下吧,别再让警察叔叔担心了。 一开始找工作、换工作,肯定是很不容易的:要价高了,会被怀疑没这个实力;要价低了呢,还是会被怀疑没实力。相信多数非名校出来的毕业生都会有类似经历吧,我就不多说了。 我能吃上饱饭是因为Dreamweaver,一款网页制作的软件,出自Macromedia,现归Adobe。原来在校的时候,还没有DW,只有MS的Frontpage。后来DW一出,FP这才知道原来自己长得丑,躲起来了。玩熟了DW以后,碰巧看到有人在网易社区发帖子招一个熟悉DW和Flash的人,我赶紧报名并约了面谈。不得不说,这次面试我的是个漂亮的姐姐——文雯——要知道,尽管拿到一个好工作的几率很小,但是比起被美女面试的几率还是要大许多的。最终我们谈得还不错,于是我开始了在同创的工作。 回想那时的生活,很简单也很快乐,就像 Friends 那样几个同学恰好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间房,于是我带着我仅有的一个皮箱和PII的PC过去就算是搬家了。每天走五分钟就到公司了,下班后还可以和同学一起吃饭,然后切磋一下CS或者KOF。记得那时对打KOF,gamepad都玩坏了好几个,还好,手没事。

  • 科幻当如此:Battlestar Galactica

    Star Wars系列有宏大的背景和越来越强大的视觉效果,但是其故事情节未免过于童话了,总结一下无非就是正邪两派的斗争和一系列的个人英雄主义以及唯心主义的宿命论。这比起不怎么出名的Battlestar Galactica系列真是天真加幼稚了。 BG是讲人类和人类曾经的机器奴隶Cylon的故事。由于Cylon已经进化到与人类乱真的生命形式,因此在正式开战之前已经有无数的Cylon混迹于人类社会中,有点像杀人游戏一样,一群人坐在一起猜谁是Cylon。另外人与人、人与Cylon、Cylon与Cylon之间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有帮助Cylon的人,也有帮助人的Cylon,没有童话式的好人/坏人之阵营;另外政治、宗教、性、法律、犯罪、战斗等等元素都有出现。 更好玩的一点就是自以为是人的一些“人”,后来发现自己其实是Cylon很多年,只是程序处于“潜伏期”而已,这时他们是选择继续忠于自己的人类身份还是认可Cylon的新身份呢?这是个问题。

  • 五公里,零油耗

    昨天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起来家里的小崔快断粮了,于是在家门口的宠物用品店门口停了车去买猫粮。买回来之后,我的爱车却罢工了,对于车钥匙的点火指令丝毫没当回事,更糟糕的是,整个车都断电了,电动车窗成了摆设。 这时老婆的幽默感上来了,说,“你看看,我说不买猫粮,你非要买。”好在已经到了家门口,我就打发老婆先回家照顾笑笑了,然后自己苦等救援。 还不错,大概20分钟,天之龙的救援就到了(其实也就5公里的路呵呵)。救援师傅听说了我们的情况后初步判定为电池故障,但是打开引擎仓盖一看,电池的负极锈迹斑斑,更离谱的是一碰整个负极的金属固定环都掉下来了。这下事情大了,两位师傅说只能牵引了。于是我终于体验了一把汽车牵引驾驶的乐趣,不用踩油门和刹车,慢悠悠的被拖进修理车间。 以后还要经常看看电池的状况了,这次要是趴在了四环路上的加油站里,就不只是五公里的牵引了,我打赌在加油站保卫首都奥运安全的特警会有些看法。

  • IE、Firefox、Opera、Safari……只是不同的浏览器

    偶然在论坛上看到这样的讨论,我也参与了一下(毕竟我一直在推荐FF),可是后来局面就有点失控了。 其实浏览器就像其它软件一样,都是方便生活和工作的工具而已。为什么对于有些人,你让他换个浏览器简直比劝清朝人剪了辫子还难呢?也许他们参加过宣誓效忠某浏览器的仪式吧,我就不多猜测了。 我现在用FF,也很喜欢FF,但是一旦有比FF更好的浏览器摆在我面前,我肯定会试用并改用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BTW,FF的web developer这个插件真不错:

  • 秀一下我的新桌面

    前几天为了测试KDE4.1,我把我的ubuntu折腾了个七荤八素,而且结果并不理想。由于一些软件不是KDE原生的,例如FireFox3,在KDE下实在难看。而KDE的浏览器Konqueror暂时还不能替代FF。于是我决定重装一下ubuntu。 好在独立的/home分区,一切我的信息都在,所以很快就重装完成了。但是我难免有点不甘心,于是装了Emerald、Screenlets,目前是这样了: 参考网站:gnome-look 补充:开启emerald步骤: 通过synapic安装emerald、CCSM 在gnome-look下载theme 在CCSM的Window Decoration 中,把 Command 改为 /usr/bin/emerald 重启X

  • 看到这样的评论,心情不错

    终于主流的网评不再是往伤口上撒盐了。特此留念并祝世界和平。

  • 洋葱电影对网络的恶搞

    “The Internet went down for 3 hours this morning, plunging the nation into productivity. The outage which cost …. prevented 120,000,000 employees from MESSING around on the web, AT WORK.” “今天早上互联网中断了3个小时,全国的生产力都跃进了。这次中断阻止了一百二十万公司雇员在上班时间泡网。” 虽然很夸张,但是确实很讽刺。以前互联网是提高生产力的,而现在真难说了。难怪很多公司都要购买阻止员工泡网的装备呢。 PS. 我这篇是午休时间写的哦。

  • 网上的十年(一)

    不知不觉,我的网龄已经有十年了。谨以此文献给资助我上网的我的父母,以及所有热爱互联网的朋友。 1998年。 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即便是在首都北京,互联也仅仅发生在屈指可数的几家网吧里面,而且价格令人发指。上网可不是一个休闲的事情,而像是坐出租车一样看着计价器心惊肉跳。 放暑假了,我带着我的电脑(台式机哦)回到老家。意想不到的是,父母同意了我暑假上网的计划,于是我在家里上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如果没记错,当时老家的上网“套餐”是40小时/月,200元?差不多吧。由于超出40小时的部分要加价,我一直都是开着计时器来上网的,时段基本选择半夜,因为这时候能稍微快一点。而我也终于有了可以不按时睡觉的理由了。 这梦幻般的40小时,很快就被我的活动挤满了。我访问了NBA.com,申请了icq,发出也收到email(不过实在没印象当初第一封信是发给谁了)等等。不过最有趣的就是用MS Chat聊天了。不知道这软件为啥后来进了博物馆,反正当时我是很喜欢的,看聊天频道就像看漫画一样。只是每次当我骄傲的说出“I’m from Liaoning, China”时总会有些人打出吃惊的表情,也难怪,我打赌直到现在也还有些人对中国人的印象还停留在19世纪末。 另外就是battle.net了。当初diablo是没有cd-key这一说的,因此玩着盗版的我也可以大模大样的进battle.net。只是开着借来的小猫,速度实在可怕,因此一直没有battle,只是跟不知来路的玩家穷聊。也是在这个时候,我终于明白了外国鬼子并不是像我大学英语课本里那么说话的。于是我认为这200元花得非常值得,尽管暑假过后我回到学校,妈妈在电话里跟我说家里上个月的电话费的事情。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