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中, 又一个生日到了(老妈特意提醒我, 阴历阳历生日在同一天, 这可是19年才一次啊, 下次你就57了! 听得我毛骨悚然…), 也意味着我们到猫本又满了一年. 第二年, 自然没有了那么多第一年的新鲜感, 也没什么好感慨的了. 就随笔写一些吧.
首先是猫本司机们. 一次周末一早出门, 开车上了大路, 前面路口准备右转(相当于国内左转). 进了右转道时, 突然左边直行道一辆车改了主意, 并线到我前面. 害得我紧急刹车, 轮胎发出刺耳的声音. 我气愤的按喇叭抗议一下. 看前车司机朝我招手, 大概就是道歉了. 那就算了吧, 好在有惊无险. 这时直行方向是绿灯了, 结果几辆车从并线哥旁边经过时都按了下喇叭, 那哥们只好又一个劲儿的挥手致歉.
后来干脆我就不开车了, 骑车到附近城铁站坐城铁进城, 再换电车到公司附近. 这样路上时间虽然更长些, 但既不用担心自己出错, 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殃及, 路上看书或者听歌也不错的. 经常见到给老人让坐的, 我也经常看到老头老太太倔强的说: 谢谢了, 我可以的. 当然, 如果一让再让, 老者找台阶赶紧下了, 说: 既然你坚持, 那我就坐下吧. 而我考虑到工作时间大多是坐着, 所以在车上一般就找地方站着了, 也就没机会让坐了. 电车司机考虑事情还蛮周到的: 一次有人推自行车上了电车, 某站后, 司机通过喇叭说: 那位推自行车的朋友, 不好意思, 你得下车了, 因为前面市区可能会有急刹车情况, 那自行车就可能造成危险. 我顺着想了想, 还真有道理.
感觉我有点”看破红尘”了. 以前见到什么豪车, 难免多看几眼, 然后盘算一下这车得不吃不喝多久才买的起. 后来一次在 TED 看到一对夫妇演讲, 说他们在美国有家有业有孩子, 但因为贷款购置了好多东西, 生活变得沉重而且无味. 纠结之后, 他们变卖了所有家产, 偿还了贷款, 带着剩下的钱, 孩子还有几个大背包就来到澳洲开始新生活(英雄所见略同哈). 回想几年前, 我们一家貌似很不错的, 房子车子孩子都有了. 但老婆和我一早就要拼早高峰, 直到傍晚才回家, 晚饭后是唯一和笑笑”团聚”的时间, 然而我们俩都没剩多少体力了, 于是往往盼着笑笑能乖乖睡觉. 有趣的是, 帮我们带孩子的阿姨也同时帮我们过着我们期待的生活: 早上不用起早, 上午下午陪孩子在小区里玩, 顺便跟邻居聊天, 晚上做完晚饭就自由活动了. 这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错了, 因为我们还得给阿姨发工资的. 是不是? 现在我明白了, 对物质的追求就是这一切的根源, 从那时起, 我的一大爱好就是把虽然喜欢但很久也用不上一次的东西卖掉. 而一旦看上什么东西想买的时候, 先”挂”一段时间, 等脑子冷静下来了, 多半也就不再想买了.
另外去年9月开始的”箭术”练习是个很好的决定, 臂力, 准确度都有提高, 而且以前偶有的颈椎处的不适也完全消失了. 俱乐部的一位大哥动不动还夸我: 才练几个月你就跟我一起练70米靶了, 很好. 有的人射一年了还在射30米靶呢… 其实呢, 射30米靶更容易一箭射到另一箭上, 江湖人称罗宾汉之箭, 我可舍不得毁自己的箭. 俱乐部一段时间会开个成员大会, 大家一边吃烤肉一边讨论(争吵)一些重要问题. 我虽然从未参加, 但还是听说了些感人的故事: 几年前一次几位老大哥为了少年射手的一些章程进行了深入(没完没了)的友好协商(没打起来), 后来发现俱乐部目前还没有少年段的…
最近的新闻是丰田汽车决定拔营起寨离开澳大利亚了, 至此, 澳已经没有任何汽车制造业. 我颇为不解, 就问路人, 是政府欺负汽车制造业么? 答: 不是, 是工会太厉害了, 一点也不妥协, 工人薪水高, 资方也没办法. 于是我掐了自己大腿一把, 嗯, 挺疼的.
One response to “猫本第二年”
澳洲是有钱人养老的地方,不是赚钱的地方,随着经济好转,澳洲的人工会越来越贵,成本也就越来越高,这就是恶性循环,进而带来房价再次飙升,等到下一次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你就该考虑是不是要回国了,毕竟我们都是工薪族,而不是百万富翁,澳元的,2008年的次贷危机来的时候,我经历过,第一批裁员下来的都是中国人和印度人,好多人都回国了,那2年我熬过来了,才回的国,你2012年去的时候,正好是复苏期,上一次的复苏期是1998年前后,你可以自己推算一下下一次经济危机到来的时间,我估计大概是在2020年前后,不过按照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有可能提前到2018年,你要有准备。